【川农大精神征文】90后的川农人已经准备好

2020年09月28日 15:29 作者:刘书香 点击:[]

“初到川农大,我一脚踏出雅安交通车站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小城市的气息。”回忆起2007年作为本科生入学报道时,觉得雅安好小,但渐渐地我觉得小城市有小城市的美,仍然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开始了大学生活:参加社团活动、组队跳舞、进学生会。大二的那个暑假,我带队在多营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和实验采样时,常常骑自行车往返多营。雅安一直雨蒙蒙的,当时听着《青花瓷》的“天青色等烟雨”,觉得这歌词就是描述的雅安了!

初领会川农大精神,是踏入秦文教授的实验室,开展关于猕猴桃贮藏保鲜的大学生兴趣项目。因为猕猴桃采摘正是9月初,我们从实验培训到完成正式实验,暑假和国庆节都没有休息过。但是整个过程却充实愉快:秦老师亲切关怀、研究生师姐踏实认真、团队内的同学都积极进取。最终我们团队将实验成果发表了两篇中文核心论文,那也是我第一次感受科研的魅力。川农大的教授们对本科生的用心培育让我感动,想要从事科研工作的梦想从此在我心中发了芽,而我也于2011年成功保送秦文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开启了科研之旅。

再领会川农大精神,是在2012年。我作为队长,带队8名硕士研究生一行代表川农大公派赴德国南威斯特法伦应用技术大学访问。这次访问打开了我的国际视野,通过学习访问了解到德国农业发达,许多项目实现了现代化与精准化;农户相对富有,愿意把孩子送到农业大学学习相关技能,学生们也非常兴奋的知道所学都能为所用。这种良性的循环非常触动我的心:“好的农业原来应该是这样,农林大学也可以非常受人喜爱和欣赏!”回国后,我了解到川农大相关负责人一直与留学基金委保持着良好的的合作关系,每年都进行宣讲会鼓励学生们出国留学。于是我与当初赴德国的伙伴们一起计划出国深造,8个学生的队伍里有5名同学都通过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或者进行联合培养,其中的2名都回到了川农大任职。回望这段经历,我想:川农大给了我们眼睛与翅膀,我们必须团结拼搏。

真正领会川农大精神,其实是在入职后。获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后,我第一时间回了国。入职后,我先后参加了新进教师培训、新晋硕士生导师培训、改革开放70周年、双支计划十周年等一系列学校的会议。会议上荣院士的讲话、时任校长郑有良教授和现任校长吴德教授对过去的回忆,无不触人心弦。川农大迁雅安后条件艰苦,但是学校教师仍然奋发努力,将汗水挥洒在在田间、在麦地、在猪棚,最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培育了多个优质的作物品种等丰硕的成果。这种条件下做出来的成果,多么令人骄傲自豪!尤其是在“双支计划十周年”大会上,郑校长提到:初拟这个计划,是为了让学校的老师不再为了一点科研资金低头求人,也为了很多初入职场或“坐冷板凳”的老师有一点经费来源,雪中送炭,慢慢做出成果。当时我热泪盈眶:做科研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是川农大精神与学校的支持让这种枯燥变得生动、让乏味变得有了意义。

作为一名90后,我在现在的川农大里,更多感受到的是明亮的美好:窗明几净的教室与办公室、设施完备的多媒体室、偌大的校园与参天的梧桐树、一群群年轻朝气的学生。而我自己也一直深受川农大的厚爱:入职以来,先后获得“学术骨干”引进人才称号与启动资金、获聘硕士生导师、晋升副教授、加入了双支计划团队、担任校团委兼职副书记等等,可以说我一直在校院领导的关怀下生长、开花。近一年里,我获批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也被聘为2019年四川省特聘教授。我深知,这些头衔与荣誉的背后,是川农大强有力的支撑与关爱;这些支持的背后,却是过去百年间的川农大人挥汗打下来的“江山”。

通过了解校史和接触到身边的老师,我深刻的感受到川农大人曾经苦,是条件恶劣、地理偏远、无人问津之苦,但是老川农大人发扬其精神,不间断的钻研、探索、创新,给予了我们新一代“211、双一流”的平台;现在的我们也会苦,是不断突破、勇攀高峰、争创一流之苦,新一代川农大人应继续发扬其精神,与川农大一起走得更高更远!我相信,90后的川农人已经准备好了。

上一条:党的光辉历程--食品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专题辅导 下一条:【媒体聚焦】(中青网)高校开设“军训图书角”,让不能参训的同学不再无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