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运会的赛场上,运动健儿们以其飒爽英姿赢得阵阵喝彩,而在聚光灯之外,食品学院组织动员了600余名志愿者为运动员们保驾护航,成为运动员们最坚实的后盾。从赛前一个月的科学培训到赛场边的暖心陪跑,从物资保障到全程宣传记录,学院师生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体现了温情关怀。
科学备战:专业训练为实力奠基
为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食品学院提前一个月启动“校运会专项提升计划”,联合体育学院专业教师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同时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尽职尽责带领训练:大型团体项目健美操,整齐划一的背后是对每一个动作的精雕细琢,反复训练;抱球迎面,从一个人跑得快到大家不仅跑得快还要不掉球,靠的是不断测试与精密的策略;拔河、毛毛虫靠的不仅仅是默契,战术和专业的体能训练同样至关重要。各团体项目负责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全程深度参与训练,带领队员热身拉伸,训练中亲自示范动作要领、记录技术数据,组织复盘分析不足。他们既像指挥官统筹全局,又像“后勤管家”协调资源,及时解决装备短缺、场地冲突等问题,用专业指导和真诚陪伴带动全队士气,营造出团结协作、精益求精的训练氛围,确保每个环节高效推进,为团队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基础。

赛场温情:陪跑助威点燃拼搏激情
烈日当空,学院精心搭建的“能量补给站”成为赛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带有食品学院标识的帐篷整齐排列,30余名志愿者身着统一服装轮班值守,矿泉水、葡萄糖、碘伏等物资一应俱全,定制款院徽徽章与加油手卡更承载着满满心意。憨态可掬的吉祥物“狮小天”化身“赛场精灵”,时而蹦跳着为选手递上矿泉水,时而与观众热情击掌,萌趣互动瞬间驱散疲惫。加油声此起彼伏,由教师与项目组负责人组成的啦啦队化身“人形扩音器”,根据赛程节奏变换口号:“食品!雄起!”“食品!加油!”。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长跑陪跑制度,当1500米选手脚步渐沉时,身着荧光绿马甲的陪跑员便会同步起跑与选手并肩而行,“最后一圈,我们一起冲!”的呐喊化作无形的翅膀,托起疲惫的身躯奔向终点。从物资保障到精神激励,学院以全方位支持为青春拼搏保驾护航,让竞技场不仅是速度的较量,更成为凝聚力的体现。

全维保障:硬核后勤加立体宣传双线发力
在食品学院如火如荼的赛事活动中,后勤组与宣传组携手筑起坚实后盾。后勤组化身“物资搬运者”,从清晨搬运饮用水、比赛器材到整理场地物资,他们穿梭在赛场各个角落,制定应急预案、动态调配物资,用汗水确保每一份需求都能积极响应。宣传组则组建“追光小队”分工协作,文字编辑争分夺秒撰写实时战报,摄影师捕捉选手挥洒汗水的瞬间,视频剪辑师用镜头语言讲述赛场故事。他们在学院官微推出的推文,以短视频记录高光时刻,用赛事图集定格青春风采,为时刻关注赛场动向与精彩瞬间的师生们传递一线信息。在啦啦队此起彼伏的呐喊中,在推文评论区此起彼伏的互动里,师生们用行动诠释着“参与即荣耀”。正是后勤组用“脚力”铺就的保障网络,宣传组用“笔力和镜头”编织的光影世界,让疲惫化作荣誉,让激情持续沸腾。这场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成为全院师生共同书写的热血篇章。

食品学院的多方位支持不仅为运动员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更彰显了学院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重视。在这场充满激情与汗水的校运会上,食品学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温度,成为了每位健儿心中无比温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