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李红玉,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2022级本科生,中共党员。曾任食健党支部书记和小班学委。作为共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发表1区TOP论文2篇,累积影响因子17。带领团队参与大学生讲思政课获评省级三等奖。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金、学生年度人物、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学生干部等20余项荣誉。获2024 年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铜奖。获女子健美操校级一等奖、女子健美操校级二等奖、校级越野跑三等奖。3年累计志愿服务372小时。现已推免至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高考选择志愿时,李红玉怀着对食品学科的浓厚兴趣,坚定选择了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新设立的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她不只是被专业名称所吸引,更是看重其发展前景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契合。三载大学时光,她在课堂中夯实理论根基,于实验里锤炼科研能力,终以优异成绩推免至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续写食品领域的青春篇章。
学术科研:笃行不怠的“种子选手”
作为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的学生,李红玉始终将学术创新视为己任。秉持“世界是属于积极者”的信念,她在大一上学期经研三的师姐的介绍加入了实验室。对还未经过系统学习的李红玉来说,加入实验室挑战与机遇并存。高精尖仪器的使用便是初期的重大挑战之一,操作失误不仅影响自身进度,更牵动团队节奏。然而她从未退缩,虚心请教、反复练习,在凌晨三点萃取针突然断裂时,李红玉在师姐“是否还要继续实验”的询问与时间太晚无法向其他团队借到萃取针的困境下,尝试用现有的旧针继续实验,意外得到了更准确的数据。
在食用菌的研究方向中,她以严谨的科研态度投入实验,并就此方向以共一作者和第二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2篇1区TOP论文,展现了本科生中罕见的科研素养。此外,她以核心成员身份参与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凭借食用菌与互联网结合项目斩获省级铜奖。这一成果既体现了她对导师决策的精准执行,更彰显了解其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卓越能力。
全面发展:刚柔并济的“多面手”
李红玉的大学生涯以“全面发展”为鲜明注脚。担任食健党支部书记、小班学委期间,她以责任统筹任务,以热忱服务同窗,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社会实践中,李红玉将团队任务分成几个部分,按各部分难度匹配“回报”,让团队成员自主选择与自己适合的工作,借此她多次获评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所带团队获评社会实践校级重点队伍。在采访中,李红玉谈到:“志愿服务很有趣,我投身之中感到满足与放松”,三年间,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72小时,两度获评“优秀青年志愿者”,以激情点亮青春。
李红玉的身影亦闪耀于文体舞台:女子健美操赛场上,她以灵动舞姿斩获校级一等奖;越野跑比赛中,她以坚韧意志和日常锻炼夺得三等奖。这些经历,铸就了她刚柔并济的品格,也诠释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青春内涵。
锦途荐启:品学兼优的“求学者”
李红玉认为,能够沉下心来学习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在她看来,即便眼下成绩并不突出,也无需过分忧虑——只要静心钻研,认清自身不足并持续努力,便已足够。她回忆到自己曾经数学成绩不是很好,仅凭课堂听讲难以掌握知识,于是主动在课后借助网络课程查漏补缺。这份坚持不仅提升了她的成绩,也为她赢得了保研的资格。“不为未来预设过多不确定的期待,事到可为时便全力以赴。”这是李红玉对研究生阶段的独特态度。
身为历经三年学习,科研与实践锤炼的师姐,李红玉寄语学弟学妹:“不必畏惧,心之所向,行则必达。以积极之姿迎挑战,以勇敢之心赴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