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我院3个项目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国家级奖励

2022年04月14日 15:32 食品学院团委 点击:[]

4月12日,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闭幕,我院“挑战杯”国赛获奖总数再创新高。其中,主体赛全国三等奖1项,“红色专项活动”三等奖1项,“黑科技”专项赛“星系级”1项(最高奖项)。

本届大赛于2021年1月启动,经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国赛网评初审等层层选拔,全国共有2500多所高校的2.2万件作品参赛。经激烈角逐,我院由刘耀文、侯维、彭小芮老师指导,蒋悦等同学组成的《基于微纳米胶囊技术的新型包装材料的研发及其以猪肉为例的验证》获主体赛全国三等奖;由刘耀文、秦文、刘思妮老师指导,王玥等同学组成《纸能鲜生——新型淀粉抗菌纸的研发及应用》获“黑科技”专项赛“星系级”奖;由侯维、彭小芮指导,方楠心等同学完成的作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基于四川省的红色精神传承调研》“红色专项活动”三等奖(全校仅两件)。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89年起已经连续举办17届,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大赛聚焦提升“群众性、客观性、交流性”,搭建了“1+3”赛事架构,在延续往年主体赛的同时首次推出红色专项活动、“揭榜挂帅”专项赛、“黑科技”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旨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引导青年学子重走红色足迹、赓续红色基因;“揭榜挂帅”专项赛秉承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实现青年学子科创能力和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黑科技”专项赛围绕“卡脖子”问题,引导鼓励青年学子针对前沿领域开展具有颠覆性、超越性、创新性的研究,凸显了创新前沿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其中“黑科技”专项赛不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而设置星系级、恒星级、行星级、卫星级奖项。

学院团委一直高度重视大赛组织工作,不断加大组织与项目培育力度,先后邀请校内专家开展项目遴选、申报书撰写、答辩PPT打磨、路演实战模拟等各类系统培训和跟踪辅导,提供专项经费支持项目培育,在院内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科技创新氛围。

据悉,学院把学生实践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有力抓手,逐步探索构建起社会实践加思想引领、专业提升、创新创业、产教协同融合的“4+”实践育人新模式,整体联动,提升实践育人功效;引领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生,树立远大志向,追逐成长梦,献身中国梦。

《基于微纳米胶囊技术的新型包装材料的研发及其以猪肉为例的验证》

团队成员:蒋悦、吴昕奕、马灵、董孝容、李惠

指导老师:刘耀文、侯维、彭

针对猪肉保鲜效果差、抗菌材料易失活、传统保鲜材料易污染等问题,团队创新地以从鱼鳞等废料中回收提取成膜基材胶原为原料,采用复乳化及离子交联法制备微纳米胶囊,成功制得对食源性腐败菌有良好抑制作用且具有环境调控释放功能的新型包装材料。该包装材料抗菌性能优良,能有效延长猪肉保鲜时长21天,且可实现六个月100%降解。团队成员现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 4篇,累计IF 19.8。

《纸能鲜生——新型淀粉抗菌纸的研发及应用》

团队成员:王玥、沈思蔚、曾渊博、张海活、张蓉、马严兰、兰文婷、Saeed Ahmed

指导老师:刘耀文、秦文、刘思妮

团队针对生鲜肉类保鲜货架期短、损失率高并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发明了一种可缓释且含抗菌抗氧成分的天然活性淀粉抗菌纸。经过4年探索攻坚,团队结合精油类物质应用于肉类保鲜的优越性,优化其作为保鲜材料的理化性能,改良升级制备技术及设备,实现首次将医药行业控释技术应用于制备食品保鲜淀粉纸,并同时创新垫片保鲜形式,实现智能吸附,为生鲜肉类提供持久高效的保鲜方案。团队研究成果已发表SCI论文9篇(累计IF 69.67)、申请相关专利11项;团队目前已与5家公司达成合作,订单预定量超50000张。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基于四川省的红色精神传承调研

团队成员:方楠心、颜佳钊、毛成燕、刘肖雯、王杰、唐维遥、王岚、达珍拉姆

指导老师:侯维、彭小芮

在建党百年的时代背景下,针对青年群体对长征这段重要历史了解尚浅,缺乏主动意识,缺少学习渠道的问题,团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感悟长征精神,重走长征路的号召,数次深入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等12个区市23个红色遗迹进行走访调研与实地考察,为红色故事、红色资源、红色精神的传承探索新的方向。团队共计整理文献、报告等文字资料45万余字,收集调研问卷787份,拍摄记录影视素材超80G,并采用多形式如新闻稿、微信推文、Vlog、宣传纪录片等于各主流媒体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网易新闻、中青网、B站等)进行宣传发布,总浏览量近20000次。

上一条:【科技服务】食品科技服务团队与四川格韵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洽谈合作 下一条:食品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