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记】王宗源:学海行舟志作楫,笃学不辍终致远

2025年11月27日 16:47 作者:冯静柔 审稿人:汤瑞瑞 点击:[]

个人简介:王宗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22级本科生,中共党员。必修成绩位列专业前5%。曾任食品学院团委组织建设与发展中心负责人、食质202403班班助、食质202405班驻党等职务。获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校级荣誉;作为“兴农尚食”社会实践团队核心成员,多次获评校级、院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曾获“大学生讲思政课”三等奖、全国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二等奖、恰宝新饮力高校创新挑战赛二等奖、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优秀奖,参加过两项校级科研兴趣项目。现已推免至中国海洋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岁月砺匠心,笃行引舟航

在大学这个充满机遇的舞台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王宗源,必修成绩跻身专业前5%,成功获得中国海洋大学推免资格。他的求学之路,展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时间管理智慧。

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王宗源总结出独特的时间管理方法。他遵循“将事务按重要程度排序”的原则。正是凭借这种优先级原则的指引,他得以在繁杂任务中保持清晰的方向。王宗源善于利用碎片时间去看一些学习内容,从而保证时间的有效利用。他在课堂上保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注重课堂效率。在课后,除完成作业外,他还会进行知识点的深化学习,例如梳理思维导图,利用零散时间提前预习和复习。日复一日地持续积累,最终让知识体系变得扎实而稳固。

王宗源的学习方法随学业阶段动态调整。面对大一大二的课程,他以理解为主、做题为辅,通过模块化学习整理知识脉络,再以习题作为巩固与检验,形成从理解到应用的完整闭环。对于大三大四阶段以记忆为主的课程,王宗源的核心方法在于归纳。“我会在复习前把所有内容列出来,做成表格或文档,”他分享道。这种将零散知识结构化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记忆的效率与准确性。

实践砺匠心,坚持引深航

王宗源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锻炼领导能力,在科研实践上提升专业能力。

王宗源是“兴农尚食”团队核心成员,协调成员间错综复杂的时间安排,是他在社会实践中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因此,王宗源提前熟悉每个人的行程与习惯,在各异的时间偏好与任务间寻找平衡点,统筹全局。正是在一次次的沟通与调解中,他将个体差异转化为团队合力,切实提升了自己的协调组织能力。

在科研实践方面,王宗源参与了两项校级科研兴趣项目及多项专业竞赛。在刚开始接触科研项目时,王宗源秉持着“边做边学”的理念:“有些时候大家总是想着准备好了再出发,但其实你可以在前行过程中边实践边完善。”他在一次次错误中汲取教训,学习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正是这种在行动中学习的观点,让他把握住了多个宝贵的成长机遇。

他清晰地记得参加“李锦记”比赛时,和队内同学在实验室一做就是一整天,反复进行产品配方的调整,修改方案,以达到绝佳效果。王宗源始终在科研工作中保持专注,为精准调整方案,他时常忙碌到深夜。科研之路并非坦途,在一次竞赛项目中,材料的变更,让原有成果面临推倒重来的局面,王宗源坦言当时的心态还是比较崩溃,所幸团队并未沉溺于挫败,他们迅速调整方向,最终完成了竞赛且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一路走来,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夜,始终是王宗源科研路上最坚实的注脚。

回顾求学之路,他将成功之道浓缩为“坚持”二字。王宗源从高效的时间管理者,到善用策略的学习者,再成长为科研路上的探索者,他的经历清晰地勾勒出一条由目标指引、用坚持铺就的成长轨迹。他的故事印证了学业之路上的每一份卓越,都源于课堂的专注、任务的规划与挫折后的前行。“当你制定好目标后,就要向着目标前行。”王宗源特别强调,要在稳定专业成绩的基础上,将科研等活动视为“锦上添花”。

上一条:【学术交流】昆士兰大学专家赴食品学院交流食品3D打印技术 下一条:国家杰青刘明春教授来校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

关闭